早前和幾個有心人去了廣東英德一條叫雞蓬的小村視察數天,目的是為當地一個新項目做準備。一如既往,外出前後總特別忙,也總會有小孩失縱,今次跑掉的是李意、小石、陸路和小豬,而小李宇、小貴和小余則從家舍跑掉,其中陸路上周已回,李宇、小貴、小余和小豬也分別在日前回來,所以自不免又要輔導一番。最麻煩的還是小豬,每次哄他復課都要親自送他上學(想來也很正常,小朋友總想有人送他上學吧,每次扮演代父,牽著他的小手上學,其實也挺溫馨的,假如不用清晨六點起床的話……),又要出動美言美食,又要拉勾和陪他做作業,近日教他算術和寫字已害死我不少細胞。
言歸正傳,本文題為〈新方向〉,肯定是和八月後的動向有關,其中一個可能就是雞蓬這條小農村。事情來得特別快,也特別巧,上月問我的話,我還是考慮去雲南有雙胞胎村之稱的墨江,或者貴州的某條小村落。然而一個月未到,就已有很大變動,現在還是未有定案。
說它巧,是因為我最初的義工計劃是去非洲贊比亞的一條愛滋村,後來機緣巧合來到雲南,誰知現在我其中一個可能,是去雲南最北的德欽(近西藏)一家愛滋病孤兒院。說它特別巧,是因為早前聯絡到當地的一個志願醫療組織,找他們的目的,原本是為雞蓬那邊找些諮詢,誰知談下來就發現有合作空間,令我不禁驚嘆人生的奇妙。
先從英德說起。我在這邊一直幫忙基督教協會的貧困大學生資助項目,事緣他們除雲南外,在各省也開展了同樣的項目(此外還有扶貧、救災、建校、農村發展等工作)。事緣他們資助的一位醫科畢業生,因為拒絕拿紅包而令工作和生活都十分艱難,協進會的資助人知道後,便設法幫助這位有志氣的青年醫生。恰巧他們在英德有這個大型項目,包括社區中心、教堂、孤兒院、學校、生態保育等一條龍配套,如果這位醫生也參與的話,他本人非但會得到較合理且不用出賣良心的工資,該村更會有第一間診所,可謂一舉幾得。年青醫生一口答應了,但礙於他在國內的訓練和行醫經驗始終有限,協進會的朋友便在早前來雲南參加資助學生的畢業慶典時,順道約見了該醫療組織的負責人,而我又正好適逢其中。
雞蓬的籌劃非但一拍即合,會談其間該組織負責人更介紹了他們在雲南的各個項目,其中一個就是愛滋病服務,更有趣的是協進會早在幾年前已有打算在德欽開展同樣工作。其他細節就不用再談,簡單來說目前我就有這兩個選擇,德欽或雞蓬,前者相信會有更多體驗,尤其要面對很多生離死別和悲哀無奈,後者則應有更多用得著我的地方,事關既要做開荒牛,又要負責協調和行政工作。自問兩者都蠻適合自己,但我暫時較傾向德欽,因為始終想多點前線體驗,協調和行政工作日後機會也多的是,再者中國西部遠比東部貧窮和落後,更難找到合適的人願意前往,而我心目中亦一直打算要去這些地區。不過,事情還未有定論,下月我會再去雞蓬一次,且比上次多留幾天,開始著手做家訪,了解當地的需要,還要做些田野考察,認識當地的生態環境,設計一個生態保育方案。至於德欽那邊,還要等協進會的朋友有空才可一起去視察,最終我會選擇那兒,他們說隨我的意願,聽到這點我也挺高興的。
但剛才說過,這兩個地方都只是其中的選擇,因為近日又殺出了第三個可能,令我更加遲疑。這選擇無他,就是重操故業,去大學當教書匠。早前其實也有兩次機會讓我重返學術界,一次是國內某大學向我招手,另一次是香港某機構想找我當博士後研究員,可是一來條件不太吸引,二來我始終心繫這兩年義工之旅,故此沒有太大爭扎下便推掉了。然而今次的機會確是有點吸引,工作和薪酬條件也不錯,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對教學有熱誠和感召,不計薪水和工作環境的話,我更想在內地教學多於香港。(還記得我本來會在雲南某大學義教嗎?但後來對方竟然不了了之,算它走寶吧,哼!)
面前擺著這三個選擇,令我很是躊躇,到底去那兒才好,一時間也答不出來。一年前,我可以在不知情、無人脈關係,甚至自定「先到先得」原則,一下子答應來到雲南。然而,一年過去就意味著兩年的義工之旅只剩一半,一個項目(我的原則是每項目起碼做一年,這才有真正的體驗和貢獻),所以今次要考慮得仔細點,思想準備和聯絡工夫也做得較多。不過,人生往往很奇妙,計算清楚的,結果未必會如願;輕率下決定,間中或會有驚喜。說不定過兩天又會有更多選擇,叫我更加苦惱,也更加期待,天曉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