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這個題,令我想起《男兒當入樽》(內地譯《灌男高手》)結局的後續――10 days after。這一年飛快地過去,好像只過了十日一樣,而且我的離開,亦正好和《入樽》一樣,是個未完的結局。孩子的將來會如何、中心的去向會怎樣,還有我來年的義工之旅又會有怎樣的體會?一切既未結束,就像重回起點一樣。
過去一年,我合共寫了七十七篇網誌,老實說雖然每篇都是用心用力地寫,試圖記下每個動人的故事、抓緊每個難忘的片段,又或者作為一種心理治療和解悶法門,可到現在就是未完全消化好、感受夠,甚或來不及反應過來就要離開。去年九月一日抵步,孩子們的興奮、同事們的歡迎,就像才發生過不久一樣,每個畫面都歷歷在目、重現腦海。後日剛好又是九月一日,也是我回港的日子,心情既忐忑又矛盾。
在這一年裡,認識了許多小孩子和本地人,他們的面孔在這兩天不停在我腦中浮現,就連每天走過的路、睡過的床、用過的碗筷,都好像附上我的情感,成為回憶和精神的一部分。(有點寫不下去……)
去年九月在中心的小朋友,很多都已經不在了,有的被家人接走,有的去了家舍,有的在校寄宿,也有的已不知所蹤。去年幫我鋪搭大床的宏強,早在去年九月就入學寄宿,但月前他偷了學校的東西後就一走了之,至今下落不明。本來我對他是滿懷希望的,他體格強健,人又極為聰明,之前在中心每天嚷著要我傳授籃球技巧,後來收到他的第一份成績單,平均分意外地高達八十幾,之後又眼見他慢慢與家人和好,農歷年還主動要求回家過年。可是現在他又重回舊路,算是小豬以外令我最心痛的個案之一。
最黏我的小虎,年初由家人接走,兩個月前跑回中心,前日再被父親接回。他不是我的個案,但和我的關係卻很要好,上次他被接走時我恰巧不在中心,今次亦然,我們又再一次無緣告別。真想不通他家人是怎麼一回事,對小孩就是愛理不理,把他當人球一樣踢來踢去。上次他叔叔接他回四川老家,早前又離奇地買車票讓他回昆明。可是小虎沒有回昆明的家,清晨一個人下火車後就來到中心門外,嚇了我和值班同事一跳。其後聯絡上他父親,他卻遲遲兩個月都不來接小虎,但日前又突然現身中心,說要把小孩接回家。
從去年到現在,最黏我的一度由小虎變成小豬,早前小豬跑了,最黏我的人就變成小毛。小毛老是不管天氣有多熱、自己有多髒,每天都要抱著我看書、靠著我看電視,怎樣趕也趕不走他。小毛去年偷東西被警察抓了,後來同事親自把他從派出所接回中心。經過大半年感化,小毛不但穩定下來,還長了一個大肚子,現在我每天都叫他小胖毛,叮囑他少吃點零食,多做點運動。日前這小胖子終於上學了,下課後回中心會自動自覺做功課,還主動給值班老師檢查,同事們和我都好不安慰。
繼續寫的話,真不知要再寫多少。小賴在新疆過得怎樣?寶寶將來會否再被賤父拐走?小豬何時回來中心?小冬明年會升哪所高中?代祿又會升哪所初中?再說下去,我真怕我會哭起來。「阿康老師網誌」大部分都是在文化巷一帶的咖啡店內寫成,這年來我由一個生客變成熟客,不少店老闆和員工知道我是志願者,不時會和我閒聊兩句,甚至在我點餐前已把我每次點的咖啡送來。今篇網誌也不例外,寫於去年第一間到訪的咖啡店。
我這人就是有點無聊,總會自製浪漫和弄些所謂的意義來。這兩天我不單再到文化巷的咖啡店逐一坐坐,還按去年到過的先後次序倒轉來再去最後一次。後天我乘早機回深圳,會在孩子起床前悄悄離開,明天整日都會留在中心,希望多陪孩子一會,把握最後的每分每秒。所以換句話說,現在身處的咖啡店,就是上年第一間去的咖啡店,也是昆明義工之旅的最後一間,最後一次。行筆至此,差不多要回中心值班,是時候和這裡的老闆和店員好好道別。
是為上篇。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工作童
中心除有家舍童、上學童,和還未找到目標的中心童外,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就稱之為工作童吧。工作童當然和童工的意思不一樣,我們既不發工資,也不借他們謀利,當然更不會剝削他們。他們一般年紀較大,早過了入學年齡,所以我們一般會給他們工作培訓,甚或盡量協助他們找工作。工作童有的白天上班,晚上入住中心,有的則在工作的地方吃住,較少回中心。
我們中心在市內有一間小餐館,以低於市場的價錢租給餐廳老闆營運,老闆做生意之餘,還會教授工作童廚藝,讓他們有一技之長,日後能到其他餐館工作。由於餐館的目的不為營利,所以只要老闆能付租金和教好工作童,生意的好壞我們一般也不太在意。
餐廳過去成功培訓了幾個小廚師,後來有的在其他食肆找到工作,也有別的從事了其他行業,當然還有更多半途而廢,甚至偷錢惹事的惡童。最近的成功例子是小強,他今年十八歲,年前一個人從農村跑出來,打算在大城市找工作,幾年後衣錦還鄉。可惜事與願違,小強來到昆明後未找到工作就把錢花光了,不敢回家或和家人聯絡,其後輾轉來到中心,在我們的安排下到了中心的餐廳做學徒,一年未到便快學滿師,還在一家餐館找到工作,算是向心願邁進了一小步。
除了餐廳之外,中心還得到一些有心老闆的幫忙,為孩子提供就業培訓,分別有洗車、剪髮、修腳等。可是洗車店因為年前有惡童偷了老闆的錢,令我們的合作關係告終;理髮店的老闆是我們的義工,隔月會來中心為小孩剪頭髮,也邀請過我們的小孩去當學徒,起初還以為會很有吸引力的,可就是沒有小孩感興趣。
最近我們又和一間修腳店合作,老闆帶點江湖味,在昆明開了四家分店。他月前到訪中心,二話不說便提供兩個工作機會給慶軍和小意,每月工資千多元,還提供食宿。二人起初有點猶疑,我們花了好些時間也未能說服他倆,最後還是老闆利害,一句「男人出來就是要賺錢和賺錢」就令他倆拜服不已。表現得最積極的是慶軍,他離開中心前和老闆的對話令我記憶猶深,他說當前的目標就是要賺個一萬元,老闆卻痛責他心態不對,說應該是要「賺好多好多個一萬元」!
身為老師,我們都不知道這種「另類教育」是否正確,但從事實表面看來,慶軍至少找到了人生第一個目標。個多月來,老闆對慶軍讚賞有加,之前他漫無目標、懶散可惡(見〈矛盾〉一文),現在他勤奮工作,向著人生第一個目標進發,雖然是帶點公利,但也足以令我們感到安慰。
然而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不一樣,有人會為自己負責、努力,有人就算機會擺在眼前也不會好好把握,最後還是渾渾噩噩、一事無成,小意暫時就是其中之一。在慶軍每天努力打拼的同時,小意就是無心學習、不願工作,之前還在店裡和慶軍發生衝突,老闆也不得不放棄他。結果他月前又回到中心,繼續無目標地消磨時間。
類似小意的例子,在工作童當中佔大多數,有時看見他們也真感無奈。一方面他們年紀不小,不能上學就只得工作,然而不管怎樣勸說也無法令他們開竅。但另一方面他們又確實只是個小孩,試問一個十六七歲的青少年,本應無憂無慮上學玩耍,這麼早就要他們面對生活的現實,其實對他們也不太公平。所以我們也沒有對小意表達甚麼不滿或失望,唯有寄望時間能讓他醒覺,能盡快找到目標和向前的動力。
成長本來就是人生不容易的一課,生活就更是充斥了各種現實和壓迫。回想我雖然十五歲起就開始打工,每天下課後眼見同學們打球耍樂,還有好些在情海和賭台上燃燒青春,但當時的我豈不也只是一個傻小子,哪會明白年輕時一個小小的決定或經歷,原來已足以改變自己的未來?在香港,大部分青少年都徘徊於選科的抉擇、情愛的爭扎,和上那兒去打發時間,但中心的小孩在年輕時就要面對這麼多生活的磨難,那怕是錯過一個機會,有的甚至連一個機會也沒有,是多麼的殘酷和不公。
小意,還有其他未找到目標的小孩,雖然你們都不是可愛的小孩,但我想一一對你們說,你們都是中心和我所愛的小孩。
我們中心在市內有一間小餐館,以低於市場的價錢租給餐廳老闆營運,老闆做生意之餘,還會教授工作童廚藝,讓他們有一技之長,日後能到其他餐館工作。由於餐館的目的不為營利,所以只要老闆能付租金和教好工作童,生意的好壞我們一般也不太在意。
餐廳過去成功培訓了幾個小廚師,後來有的在其他食肆找到工作,也有別的從事了其他行業,當然還有更多半途而廢,甚至偷錢惹事的惡童。最近的成功例子是小強,他今年十八歲,年前一個人從農村跑出來,打算在大城市找工作,幾年後衣錦還鄉。可惜事與願違,小強來到昆明後未找到工作就把錢花光了,不敢回家或和家人聯絡,其後輾轉來到中心,在我們的安排下到了中心的餐廳做學徒,一年未到便快學滿師,還在一家餐館找到工作,算是向心願邁進了一小步。
除了餐廳之外,中心還得到一些有心老闆的幫忙,為孩子提供就業培訓,分別有洗車、剪髮、修腳等。可是洗車店因為年前有惡童偷了老闆的錢,令我們的合作關係告終;理髮店的老闆是我們的義工,隔月會來中心為小孩剪頭髮,也邀請過我們的小孩去當學徒,起初還以為會很有吸引力的,可就是沒有小孩感興趣。
最近我們又和一間修腳店合作,老闆帶點江湖味,在昆明開了四家分店。他月前到訪中心,二話不說便提供兩個工作機會給慶軍和小意,每月工資千多元,還提供食宿。二人起初有點猶疑,我們花了好些時間也未能說服他倆,最後還是老闆利害,一句「男人出來就是要賺錢和賺錢」就令他倆拜服不已。表現得最積極的是慶軍,他離開中心前和老闆的對話令我記憶猶深,他說當前的目標就是要賺個一萬元,老闆卻痛責他心態不對,說應該是要「賺好多好多個一萬元」!
身為老師,我們都不知道這種「另類教育」是否正確,但從事實表面看來,慶軍至少找到了人生第一個目標。個多月來,老闆對慶軍讚賞有加,之前他漫無目標、懶散可惡(見〈矛盾〉一文),現在他勤奮工作,向著人生第一個目標進發,雖然是帶點公利,但也足以令我們感到安慰。
然而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不一樣,有人會為自己負責、努力,有人就算機會擺在眼前也不會好好把握,最後還是渾渾噩噩、一事無成,小意暫時就是其中之一。在慶軍每天努力打拼的同時,小意就是無心學習、不願工作,之前還在店裡和慶軍發生衝突,老闆也不得不放棄他。結果他月前又回到中心,繼續無目標地消磨時間。
類似小意的例子,在工作童當中佔大多數,有時看見他們也真感無奈。一方面他們年紀不小,不能上學就只得工作,然而不管怎樣勸說也無法令他們開竅。但另一方面他們又確實只是個小孩,試問一個十六七歲的青少年,本應無憂無慮上學玩耍,這麼早就要他們面對生活的現實,其實對他們也不太公平。所以我們也沒有對小意表達甚麼不滿或失望,唯有寄望時間能讓他醒覺,能盡快找到目標和向前的動力。
成長本來就是人生不容易的一課,生活就更是充斥了各種現實和壓迫。回想我雖然十五歲起就開始打工,每天下課後眼見同學們打球耍樂,還有好些在情海和賭台上燃燒青春,但當時的我豈不也只是一個傻小子,哪會明白年輕時一個小小的決定或經歷,原來已足以改變自己的未來?在香港,大部分青少年都徘徊於選科的抉擇、情愛的爭扎,和上那兒去打發時間,但中心的小孩在年輕時就要面對這麼多生活的磨難,那怕是錯過一個機會,有的甚至連一個機會也沒有,是多麼的殘酷和不公。
小意,還有其他未找到目標的小孩,雖然你們都不是可愛的小孩,但我想一一對你們說,你們都是中心和我所愛的小孩。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小豬,想你
步入最後一星期,近日都在不停地吃,不想叫嘴巴留下遺憾。同事和友人們都知道我特愛吃,所以輪流帶我到他們認為好吃的店去嘗過痛快。來了這麼久,吃得最好,喝得最多,算這幾天。如果你問我,我當然想再多吃幾家好館子,但目前最想的是在離開之前再見他一面,我的小豬。
小豬和雞腳早在夏令營之前就跑掉,起初在外邊被幾個惡童控制,後來惡童被捕,原以為他們會很快回來,可是兩個月來也不見他們的蹤影。日前終於從其他小孩口中打聽到他倆的消息,一如所料,他們在外頭派傳單(這邊叫發小廣告)。以前提過,這邊有很多旅行社、財務公司之類的會聘些流浪兒童為他們辦事,中心不少孩子都幹過這些工作。可是今次小豬和雞腳卻有些不一樣的遭遇……
話說他倆逃離惡童的魔掌後,二人在市內找到份派傳單的工作,包吃包住。工頭把他們帶到自己的家裡住,但不到兩天他倆便偷了人家的手提電腦,跑到街上賣給一名流浪漢。兩個傻小子竟然只賣了三十塊錢,更甚是兩日後被工頭逮著,還被毒打了一輪,拖到街上找那個流浪漢。後來電腦尋回,流浪漢也被打了一頓,二人又被帶回工頭的家,現在每天都於火車站附近派傳單。
我有想過要去火車站找找他倆,但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管不了這些事。一來兩個小孩都不是我們所生,且是自願離開中心的,我們非但無權帶走他們,更不能和不應干涉這種事,因為同類事件在中心常常發生,假如我們做得太多,只會助長他們反覆進出,對所有小孩的穩定也不好。舉例說,以往就有很多小孩回中心後帶走其他小孩出外打工。二來幹這些勾當的都不是善男信女,我們和他們一向河水不犯井水,如果我們做得太多,得罪或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中心和同事都會面對一定的麻煩。之前就聽說過有同事企圖營救街上被控制的小孩,結果慘被追打一條街,非但救不了小孩,就連自身也受了傷,日後再去那些地方都有危險。
大家都知道我特別關心寶寶和小豬,兩個都是我的個案。現在寶寶回來了,剛為他辦理好上學的安排,算是離別之前完了件心事,現時最牽掛的就只有小豬。今早在收拾房間時,望著小豬的書包,很懷念早前經常送他上學的情景。雖然我對他的學業沒有任何寄望,甚至是非常悲觀(他的學習能力和情緒都有極大問題),然而我還是希望再一次牽著他的小手,買雪糕或零食送他上學。不過我相信在離開之前都不會再有這個機會,因為即使他回來後也要經過一段時期的觀察,待他穩定和有好表現後才能再次上學。我雖未為人父,無法完全明白家長的心態,但試問生命中有了小豬和這麼多「兒女」,這年來多少也有些一般家長所沒有的感受。
小豬,阿康老師想你哦……
(去年到步後翌日第一次和小豬打羽毛球,我們就在那天起結緣......)
小豬和雞腳早在夏令營之前就跑掉,起初在外邊被幾個惡童控制,後來惡童被捕,原以為他們會很快回來,可是兩個月來也不見他們的蹤影。日前終於從其他小孩口中打聽到他倆的消息,一如所料,他們在外頭派傳單(這邊叫發小廣告)。以前提過,這邊有很多旅行社、財務公司之類的會聘些流浪兒童為他們辦事,中心不少孩子都幹過這些工作。可是今次小豬和雞腳卻有些不一樣的遭遇……
話說他倆逃離惡童的魔掌後,二人在市內找到份派傳單的工作,包吃包住。工頭把他們帶到自己的家裡住,但不到兩天他倆便偷了人家的手提電腦,跑到街上賣給一名流浪漢。兩個傻小子竟然只賣了三十塊錢,更甚是兩日後被工頭逮著,還被毒打了一輪,拖到街上找那個流浪漢。後來電腦尋回,流浪漢也被打了一頓,二人又被帶回工頭的家,現在每天都於火車站附近派傳單。
我有想過要去火車站找找他倆,但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管不了這些事。一來兩個小孩都不是我們所生,且是自願離開中心的,我們非但無權帶走他們,更不能和不應干涉這種事,因為同類事件在中心常常發生,假如我們做得太多,只會助長他們反覆進出,對所有小孩的穩定也不好。舉例說,以往就有很多小孩回中心後帶走其他小孩出外打工。二來幹這些勾當的都不是善男信女,我們和他們一向河水不犯井水,如果我們做得太多,得罪或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中心和同事都會面對一定的麻煩。之前就聽說過有同事企圖營救街上被控制的小孩,結果慘被追打一條街,非但救不了小孩,就連自身也受了傷,日後再去那些地方都有危險。
大家都知道我特別關心寶寶和小豬,兩個都是我的個案。現在寶寶回來了,剛為他辦理好上學的安排,算是離別之前完了件心事,現時最牽掛的就只有小豬。今早在收拾房間時,望著小豬的書包,很懷念早前經常送他上學的情景。雖然我對他的學業沒有任何寄望,甚至是非常悲觀(他的學習能力和情緒都有極大問題),然而我還是希望再一次牽著他的小手,買雪糕或零食送他上學。不過我相信在離開之前都不會再有這個機會,因為即使他回來後也要經過一段時期的觀察,待他穩定和有好表現後才能再次上學。我雖未為人父,無法完全明白家長的心態,但試問生命中有了小豬和這麼多「兒女」,這年來多少也有些一般家長所沒有的感受。
小豬,阿康老師想你哦……
(最後一次和小豬拍照,他扮小狗給我看!)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囍宴
近來寫的都比較沉重,還是換點口味來調整一下。今天是小白的大喜日子,晚上參加她的婚禮,非常為她高興。
小白,中心年資最長的員工之一,主要負責外展的工作,中心大部分小孩都是她帶回來的,所以小孩也特別喜歡她。還記得去年第一次跟她做外展(就是翻垃圾後拉了一整天肚子的那次),她給我的感覺是個滿有愛心和溫柔的人,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她把一個全身黑髒髒的小孩擁抱入懷,令我敬佩又自愧不如。
今晚的宴會,小白特別預留了三桌給中心的孩子們,讓大家一同分享她的喜悅。我相信中心大多數孩子都是第一次參加婚宴,更相信世上沒有幾個婚宴會有流浪兒童在席,真是難得。昨晚我特意督促孩子們洗澡和換新衣,他們既很聽話,也有點興奮,洗得特別落力,要我三番四次提醒他們不要浪費食水!
小白原本在去年和前男友決定結婚,但不知何故後來解除了婚約,從同事口中得知她十分難過,當時和她不熟的我自然不敢多問。那段日子看到她失落的樣子,但仍然義無反顧地照護小孩,繼續用心做外展,實在感動得很。早前和小白的丈夫吃過兩次飯,覺得他是個踏實和可靠的男人,今天看到她披上嫁衣,心裡特別感到高興,衷心祝福她倆的婚後生活。
話說回來,中心真是個福地,一年內就有四位同事結了婚,年底還會再有兩位。不知道是我「腳頭」好,還是中心的人好所以有好報,相信肯定是後者居多。然而僅是這點也不足以說明中心是個福地,但假如再加上這年內已有三位同事生了娃娃,另外從下月到年底又會再有三位同事生寶寶的話,你說這兒是否真是個福地?同事近來常常戲言,說單身的就快只剩下我一人,還說只要我再多留一年,肯定也會結婚生小孩!
說起生小孩,日前和同事外吃時談起小琴,就是早前住在中心,我教過她彈鋼琴的那位。月前她和不負責任的男友生了個小孩,可是她們年紀實在太輕,又無能力養育孩子,結果寶寶生下來翌日便送到北京的人家收養,從此母女分離。真不知應說是小孩的幸還是小琴的不幸。聽說小琴現正休養身子,打算下月出外打工,希望她盡快重新振作,積極面對未來的日子。
這年的生活就是這樣,間中有點愉快的事情,但最終又會回到不快的一方。此起彼落,不休不止。下月中心就要搬遷,將會到郊區辦一個兒童村,方向可能會從流浪兒童過渡至孤兒或殘障兒童,到時候只會在市內保留日間的外展點,繼續有限度照顧流浪兒童。近來我們都忙於為中心的小孩辦理上學和住校的安排,因為兒童村那邊離市中心太遠,無法安排他們上學。到底日後我的「兒女」將會如何,會乖乖上學和住在家舍嗎?還會再往外跑和生事嗎?在中心轉眼間便過了一年,日子飛快得像做夢一樣,餘下的時間只有兩週,心中有點不捨,也有點擔心。
小白,中心年資最長的員工之一,主要負責外展的工作,中心大部分小孩都是她帶回來的,所以小孩也特別喜歡她。還記得去年第一次跟她做外展(就是翻垃圾後拉了一整天肚子的那次),她給我的感覺是個滿有愛心和溫柔的人,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她把一個全身黑髒髒的小孩擁抱入懷,令我敬佩又自愧不如。
今晚的宴會,小白特別預留了三桌給中心的孩子們,讓大家一同分享她的喜悅。我相信中心大多數孩子都是第一次參加婚宴,更相信世上沒有幾個婚宴會有流浪兒童在席,真是難得。昨晚我特意督促孩子們洗澡和換新衣,他們既很聽話,也有點興奮,洗得特別落力,要我三番四次提醒他們不要浪費食水!
小白原本在去年和前男友決定結婚,但不知何故後來解除了婚約,從同事口中得知她十分難過,當時和她不熟的我自然不敢多問。那段日子看到她失落的樣子,但仍然義無反顧地照護小孩,繼續用心做外展,實在感動得很。早前和小白的丈夫吃過兩次飯,覺得他是個踏實和可靠的男人,今天看到她披上嫁衣,心裡特別感到高興,衷心祝福她倆的婚後生活。
話說回來,中心真是個福地,一年內就有四位同事結了婚,年底還會再有兩位。不知道是我「腳頭」好,還是中心的人好所以有好報,相信肯定是後者居多。然而僅是這點也不足以說明中心是個福地,但假如再加上這年內已有三位同事生了娃娃,另外從下月到年底又會再有三位同事生寶寶的話,你說這兒是否真是個福地?同事近來常常戲言,說單身的就快只剩下我一人,還說只要我再多留一年,肯定也會結婚生小孩!
說起生小孩,日前和同事外吃時談起小琴,就是早前住在中心,我教過她彈鋼琴的那位。月前她和不負責任的男友生了個小孩,可是她們年紀實在太輕,又無能力養育孩子,結果寶寶生下來翌日便送到北京的人家收養,從此母女分離。真不知應說是小孩的幸還是小琴的不幸。聽說小琴現正休養身子,打算下月出外打工,希望她盡快重新振作,積極面對未來的日子。
這年的生活就是這樣,間中有點愉快的事情,但最終又會回到不快的一方。此起彼落,不休不止。下月中心就要搬遷,將會到郊區辦一個兒童村,方向可能會從流浪兒童過渡至孤兒或殘障兒童,到時候只會在市內保留日間的外展點,繼續有限度照顧流浪兒童。近來我們都忙於為中心的小孩辦理上學和住校的安排,因為兒童村那邊離市中心太遠,無法安排他們上學。到底日後我的「兒女」將會如何,會乖乖上學和住在家舍嗎?還會再往外跑和生事嗎?在中心轉眼間便過了一年,日子飛快得像做夢一樣,餘下的時間只有兩週,心中有點不捨,也有點擔心。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夏令營(二)
來了大陸一年,各方面非但沒有不適應,相反了解多了這片土地和人們,還學會他們一些習慣,如蹲在地上交談、飲酒時和人不斷碰杯,甚至會聽會說本地方言。日子久了,對祖國的國情和人們的處境認知多了,慢慢地喜歡上這兒,間中聽到香港人對內地人的指責,有時也忍不住要為他們抱不平。說實話,沒有親身接觸過內地人,沒有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聆聽過他們的心聲,是無資格對他們指指點點,尤其活在條件遠遠優厚的香港,否則只是偏見、誤解,甚至無知。
反過來說,中國(人)有多糟?怕且要數幾日也數不完,政治制度、社會秩序、公民品德、衛生環境、食品安全……然而當你多了一點認知和體會的話,或者你也會和我一樣,非但也會多了一份諒解或同情,不至於對國內(人)過分悲觀,甚至相信祖國和全世界一樣,還是好人好事比壞的多。上月的第二個夏令營就有這樣的體會。
(培訓環節。很喜歡營會名稱:「青」涼一「夏」)
夏令營是為了中心資助的大學生而辦的,參加人數約八十人,地點在離開昆明一百多公里的玉溪市澄江縣。澄江,又稱撫仙湖,有「漁米之鄉」之稱,算是雲南有名的風景區。撫仙湖是我國第二深的淡水湖,水質清澈,湖底除有二百多米深之外,還埋藏著一個神秘的遠古城市和許多史前生物化石。我們在湖邊住了五日,每天都在湖邊爬山、看日出日落,寫意非常。
(不會游泳,和我蠻合得來的同事小蔣。是次營會中心就只有我們兩個負責,來雲南見證了她的婚禮和懷孕,是緣份。)
舉辦夏令營當然不是為了渡假還休閒,而是以培訓為主要目的,既要安排講座、義工務服(學生們接受中心的資助上學,條件是家境困難和做義工務服回饋社會),還要參與環保活動(撿垃圾和做宣傳)。我主要負責培訓的環節,分別帶了兩個關於人生規劃和領袖訓練的講座。在這些靜態活動以外,大伙兒難得來到澄江,自然少不了各種瘋狂和體力化的水上活動。
(水上活動重頭戲,腳踏船 + N多條船瘋狂水戰,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總之人們一碰面就會打起上來)
不過令我引像最深刻的,是和學生們的夜話。起初自然少不了玩些小遊戲和說些情情愛愛之類的輕鬆話題,然而過後便開始聊起人生、理想和社會責任等問題。和國內人談政治,其實一點也不敏感,因為即使是黨員,他們也會大罵共產黨,而且每每越罵越烈,又越罵越無奈。這份無奈往往源自一份無助,這無助不能三言兩語地化約為義憤或敢怒不敢言,而是一種長期生活在扭曲底下,既無法跳出這陰貍,又不能舒展一己的無力感。
當夜,大家也說得越發激動,還有個男生當場嚎哭。這或許和酒精的影響不無關係,但相信更多是由於每人的肩上都背負著太多重擔,心裡抑壓著太多鬱結。面對這樣的局面,男同學反射性地拿起酒瓶說「乾」,但在一個女同學輕聲說了句「乾了後又如何」之後,大家又沉默了好一會。身為老師(他們也叫我老師),除了和他們一起喝,一起罵,和說一點鼓勵說話之外,其實可做的也不多……
(體重只有我一半也不到,連我回港的行李也比她重的小女生)
然而當夜對大家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於我亦然。看著這些年青人,還有許多國內的朋友們,雖然不敢過分樂觀和天真地說國家有救,但至少仍然相信人性是美善的,也很想和國外的朋友們,尤其是香港人分享他們的心聲。當香港人迷醉於股市樓市和iphone時,當我們的大學生在迎新營玩不文遊戲,甚至弄出人命時,我不禁想反問:你們到底在做甚麼?有甚麼資格看不起國內同胞、對他們指指點點……
國內的處境是特殊的,但香港和其他地方又何嘗不是?或者我們都不應過分指責大家,又或者我們只能/應做好自己的本份,那怕是多微薄,多渺小。然而有一點我覺得是必要的,就是在未有確切了解之前,請不要有太多批評和偏見,對國內(人)如是,對香港(人)或者也如是。猶記得當夜一位男生站起來氣憤地說:「我就是看不過那些對八零後、九零後的指指點點,到底是誰弄髒我們的藍天?是誰隴斷了社會的資源?是誰給了我們假希望、破教育、爛社會?」說後大家都拍手支持,而我只能說一句:「對不起,都是我們八零前的錯」。真的,其實我們都是兇手、罪人……
反過來說,中國(人)有多糟?怕且要數幾日也數不完,政治制度、社會秩序、公民品德、衛生環境、食品安全……然而當你多了一點認知和體會的話,或者你也會和我一樣,非但也會多了一份諒解或同情,不至於對國內(人)過分悲觀,甚至相信祖國和全世界一樣,還是好人好事比壞的多。上月的第二個夏令營就有這樣的體會。
(培訓環節。很喜歡營會名稱:「青」涼一「夏」)
夏令營是為了中心資助的大學生而辦的,參加人數約八十人,地點在離開昆明一百多公里的玉溪市澄江縣。澄江,又稱撫仙湖,有「漁米之鄉」之稱,算是雲南有名的風景區。撫仙湖是我國第二深的淡水湖,水質清澈,湖底除有二百多米深之外,還埋藏著一個神秘的遠古城市和許多史前生物化石。我們在湖邊住了五日,每天都在湖邊爬山、看日出日落,寫意非常。
(不會游泳,和我蠻合得來的同事小蔣。是次營會中心就只有我們兩個負責,來雲南見證了她的婚禮和懷孕,是緣份。)
舉辦夏令營當然不是為了渡假還休閒,而是以培訓為主要目的,既要安排講座、義工務服(學生們接受中心的資助上學,條件是家境困難和做義工務服回饋社會),還要參與環保活動(撿垃圾和做宣傳)。我主要負責培訓的環節,分別帶了兩個關於人生規劃和領袖訓練的講座。在這些靜態活動以外,大伙兒難得來到澄江,自然少不了各種瘋狂和體力化的水上活動。
(水上活動重頭戲,腳踏船 + N多條船瘋狂水戰,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總之人們一碰面就會打起上來)
不過令我引像最深刻的,是和學生們的夜話。起初自然少不了玩些小遊戲和說些情情愛愛之類的輕鬆話題,然而過後便開始聊起人生、理想和社會責任等問題。和國內人談政治,其實一點也不敏感,因為即使是黨員,他們也會大罵共產黨,而且每每越罵越烈,又越罵越無奈。這份無奈往往源自一份無助,這無助不能三言兩語地化約為義憤或敢怒不敢言,而是一種長期生活在扭曲底下,既無法跳出這陰貍,又不能舒展一己的無力感。
當夜,大家也說得越發激動,還有個男生當場嚎哭。這或許和酒精的影響不無關係,但相信更多是由於每人的肩上都背負著太多重擔,心裡抑壓著太多鬱結。面對這樣的局面,男同學反射性地拿起酒瓶說「乾」,但在一個女同學輕聲說了句「乾了後又如何」之後,大家又沉默了好一會。身為老師(他們也叫我老師),除了和他們一起喝,一起罵,和說一點鼓勵說話之外,其實可做的也不多……
(體重只有我一半也不到,連我回港的行李也比她重的小女生)
然而當夜對大家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於我亦然。看著這些年青人,還有許多國內的朋友們,雖然不敢過分樂觀和天真地說國家有救,但至少仍然相信人性是美善的,也很想和國外的朋友們,尤其是香港人分享他們的心聲。當香港人迷醉於股市樓市和iphone時,當我們的大學生在迎新營玩不文遊戲,甚至弄出人命時,我不禁想反問:你們到底在做甚麼?有甚麼資格看不起國內同胞、對他們指指點點……
國內的處境是特殊的,但香港和其他地方又何嘗不是?或者我們都不應過分指責大家,又或者我們只能/應做好自己的本份,那怕是多微薄,多渺小。然而有一點我覺得是必要的,就是在未有確切了解之前,請不要有太多批評和偏見,對國內(人)如是,對香港(人)或者也如是。猶記得當夜一位男生站起來氣憤地說:「我就是看不過那些對八零後、九零後的指指點點,到底是誰弄髒我們的藍天?是誰隴斷了社會的資源?是誰給了我們假希望、破教育、爛社會?」說後大家都拍手支持,而我只能說一句:「對不起,都是我們八零前的錯」。真的,其實我們都是兇手、罪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