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大理行(上)


(洱海旁,攝於海地生活,見下文)

原定要去廣西的孤兒院視察數天,但出發前兩天卻取消了,因為當地的負責人臨時要外出,要安排到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才能成行。本來我和同事已換好了班,為了不要再換來換去,所以便決定到昆明以外的地方好好休息幾天。

話說早前在一個記者召待會中認識了一位叫小瓶的實習記者,她現身居大理,說可以和我一同遊玩,所以四天的行程便在一夜間定好了。由於以前已去過大理古城,所以今次想去些較偏遠的地方,在查過一些資料後,便選定要去雙廊和沙溪古鎮兩個地方。

大清早乘坐長途車到大理後,便在大理的下關和小瓶會合,然後前往雙廊。認識小瓶算是有點緣分,原本我倆都不是負責出席記召的人選,但在機緣巧合之下各自代替了別的同事前往。在記召中,我倆都沒有太多交談,只是她說有興趣到中心探望小孩,因為之太多人在聽過我介紹中心後都說日後會來探望我和小孩,可是大多都沒有兌現,所以月前在中心見到小瓶也覺到有點意外。後來她表示有興趣在中心做義工,我便叫她填寫義工申請表,才發現我倆都是7月23日出生的。小瓶現在身居大理,要兩三個月後才回昆明,我們間中會在QQ聊天(對,我已被內地同化得連QQ賬戶也開了!),也是透過QQ定了我倆的行程。

頭一站我們去了雙廊,是一個較為偏遠的小鎮。到雙廊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去「海地生活」。海地生活是間在洱海旁靠山興建的旅館,當地不算是熱門的旅遊點,但在網頁上見到海地生活十分漂亮和舒服,前幾天又被中心的孩子們氣得很是沮喪,所以便想往外跑跑,當為自己充充電也好,休息一下也好。


(海地生活中我最喜歡的位置,坐在老樹蔭下看著清澈的洱海,多寫意)

好的地方總是遠離人煙,經過又長又崎嶇的車程,再在村內走過九曲十八彎的小徑,我們終於到達海地生活。正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說它是個世外桃源也一點都不為過,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旅居勝地。白天我們在海邊看看海,拍拍照;晚上吃吃農家菜,在海邊喝早前北京友人帶來的紅酒,一面聊一面飲,寫意非常。在當地工作和生活的大都是白族人,個個都十分友善,工作時面帶笑容,早上工人忙於打掃,漁人動手捕魚,時兒聽到他們微聲哼歌,小孩和小狗在地上玩耍,內心也充滿和諧平靜。說實話,我旅行多次都未試過全程留在旅館中,甚麼地方也沒去,甚麼東西也沒幹,但就是非常滿足,好不捨得離開這個地方。深盼這邊的人能日後好好守護這片樂土,不要過度開發,被商業經濟和物質所攻佔。聽說已有好些外地人來這邊買地建房子,有的是酒店,有的是家庭別墅,多麼叫人擔心。


(走進海地生活的彎曲小徑,兩旁都是泥磚牆,牆上有無數小花和蜘蛛)


(咖啡室外的白色小套房,咖啡室每晚都會播放電影,讓遊人一同欣賞)

離開雙廊後,我們又坐了半天車來到沙溪這個還未被開發的古鎮。在內地,我所去過的古鎮無十個也有八九個,但全部都經已被商業和旅遊業所破壞、瓦解,但沙溪卻是一個例外,因它遠離高速公路,遊人和商業活動都不容易攻進這兒。在沙溪,你能滿眼見到老舊的泥磚或木構樓房,農人每天還是用最基本和簡陋的耕種方法,江邊有老翁在放牛放馬,還能吃到我最愛的農家菜和土雞。咀饞的我在旅途中從不曾在兩天到同一地方吃飯,但那家兼營民宿和餐館的小宅卻是個例外,老板娘的廚藝,還有那些自家製的小吃、米酒卻令我不得不一再到來。第一天那碟蕃茄炒蛋,表面上平平無奇,但卻是我這兩個月來吃過最好的一道菜,因為老板娘用上的是我從未吃過的土雞蛋,既鮮香,又滑溜。第二天我還嘗了之前向老板娘預訂的土雞,土雞那種彈牙的皮、結實的肉和濃厚的味,現在連國內的城市也再找不到了,來自香港的我又怎會錯過和不喜歡呢,感覺真是幸福。


(古城內四圍都是這些泥磚牆)

幸福的感覺還不只於食物,第二天在古鎮內意外地喝到一杯香濃的咖啡,咖啡店老板來自深圳,退休前是位設計師,非常喜歡咖啡和古典音樂。咖啡店已開了五年,老板說今年才終於回本,店鋪是全木構的老建築,店內播放著老板最喜歡的歌劇,而他就住在店的後院。老板的咖啡豆是從台灣入貨,也有一些本地的雲南小豆,身中咖啡毒多年的我,當然不會放過和老板大談咖啡經,原來他每年也會到深圳探望家人,也會到香港品嘗咖啡,我自然也介紹了幾間心目中最好的香港咖啡店給他。(代續)


(古城內一間令人很有感覺的小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