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煩人煩事

關懷流浪兒童和愛滋病人的工作雖然不一樣,但兩者都有一個共通點(或者服務任何邊緣群體也一樣),就是免不了灰心失望。以前說過好幾次流浪兒童有多可惡,而類似的情況也常見於我們的病友身上,有時甚至猶有過之。流浪兒童和愛滋病人最大的不同是,後者大都是成年人,而前者卻不。前者還未懂事,有時候更是身不由己或者被其他人帶壞,對他們你總可以寬寬一點,可是有時對於後者卻是同情不下(當然不包括那些令人欣慰的病友和無辜的小孩)。

由於很多病人都是吸毒者,所以他們的可惡馬上可想而之。雖然我們常說可恨之人自有可憐之處,但他們的可恨有時實在難以接受。阿軍,我們認識多年的病人,同事們一直待其以誠,關照有加,可是他最近反面無情,在外頭不停中傷我們,還叫其他病友不要和我們來往。起因是早前他希望加入我們的隊伍,為的當然不是慈善,而是工資。

說實話,既是吸毒者,又是感染者,要找一份工作實在不易,尤其像阿軍這樣的人,從他的膚色和身材一看就知他是個癮君子(經過這兩個月,我也大致可認出誰是吸毒者,甚至感染者)。事實上,中心有一位同工也是感染者,多年前他因吸毒而感染,但他既戒除毒癮多年,現在不論是健康和人品都非常不錯。可能是這樣的原因,阿軍對於我們沒有聘用他而感到不是味兒(事實上我們的資源十分緊張,根本沒有能力再聘請一位同事,這也是同事們為何早前那麼喜見我來到這兒),自始就疏遠我們,還開始在外頭說我們的壞話。

另一種和金錢有關的問題,就是常常有病人會問我們借錢。之前談過的蔣姐也是其中一人,但不同的是我們見到她的改變和努力,而且借的金額不高,又能證明是用在正途之上(借五百元開攤當賣菜,見〈賣菜的蔣姐〉一文)。可是有些病友們,一開口就是上萬上千,不是借來還債就是用途不明,你說我們能借給他們嗎?有時他們不停輪流電話騷擾每個同事,甚至直接找上門來要錢。日前楊哥就三番四次來見我們,說自己欠了十五萬元巨債,急需現金「救命」。老實說,莫講我們沒有這麼多資金,就算有也只會幫助其他真正有需要的病友。

又有另一種病友,比如說祥姐的男友,他的身體已經糟得不可再糟,但他就是煙酒不離手,有錢的話就要去「充電」(吸毒),難為祥姐每天為他提心吊膽,相信間中還要照護他的「經濟需要」(雖然祥姐沒有明說)。上週我就第一次和他倆見面,祥姐長得健健康康,笑面迎人,反觀她男友全程就只盯著電視(播放著無線的〈潛行狙擊〉,他會否把自己代入laughing哥或跛co的角色?),抽完一根煙又馬上點上另一根。他的膚色是我見過的人當中最難看的,說沒血色不是沒血色,說瘀黑又不是瘀黑,總之難看之極,真不明白他怎能不顧自己的身體(他的CD4【免疫系統的數據】已經低到一個高危的水平)和祥姐的感受。

還有另一種病友,他人品未致於太差,但背景就是異常複雜,是較難處理的個案,小強就是其中之一。早前去完成姐家(見〈成姐、阿虎和床〉一文),回程中就遇見了小強。他背景的複雜不是我們常說的問題家庭、黑社會或賭徒那麼簡單,他既是吸毒者,又是個雙性戀者,當日我們就見到他和男朋友在一起。我從不對同性或雙性戀者有任何偏見,更不能接受愛滋病是他們的報應這種說法,而且從數據亦能見出,異性濫交和共用針筒才是愛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小強的複雜更在於他是個男妓,更是我們說得最難聽的那種「鵝」或「萬能插蘇」,既接女客,也接男客。換言之,就連他本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共用針筒還是(同性和異性)性接觸而染上這個病。

當日小強見到我們有點尷尬,因為我們之前聯絡過他(他就住在成姐附近,我們想順道探訪他),可是他近來一直疏遠我們,也不接我們的電話,估計是和找到新男朋友有關,不想自己的感染者身分曝光。我們不知道小強現在有沒有吸毒,更不知道他還有沒有「接客」。老實說,我們從來不會因此疏遠病友,我們最關注的始終是他們的身心健康,有沒有定時服藥,有沒有生活或情感困難。既然小強不想和我們接觸,我們當日只好和他草草聊了兩句就道別,以上的問題至今我們仍沒有答案。

最後一種病友,是那些無理苛索或滿口謊言的病友,阿炳的媽媽就是個典型例子。阿力的父母在各方面都遠勝阿炳的父母,每週既會準時送孩子到來,學業和品格也有很好的教導。上週和阿炳辦過生日會,本來大家都很是高興的,但炳媽翌晨七時就無故向我們抱怨,說孩子回家後拉肚子,認為是我們的食物不衛生。隔天又說我們造的飯味道太淡,阿炳很不喜歡,又說我們幫不到阿炳的學業,令學校老師向她投訴,要求我們多點單對單指導阿炳。

日前我們向兩位小朋友和阿力的媽媽查證,發現阿炳非但沒有拉肚子,反而阿炳父母在生日會後還帶阿炳去吃燒烤。而學校的投訴方面,實情是炳媽在家太懶,既不願做家務,又從不幫孩子檢查功課。事實上,阿炳每週只有週四的功課是完好做足又做對的,其他日子不是亂做一通就是完全沒有碰過。其實我們早已知道炳媽常常教孩子說謊,相信是為了自我保護或者爭取其他人的關注,可是現在炳媽終於自食其果,孩子學會向母親說謊,不是說當日沒有沒課就說已經做完。我們擔心事態會越來越嚴重(包括炳媽的苛索和阿炳的撒謊),日前鄭重和炳媽表態,說明我們既一視同仁對待兩個小孩,也沒有收取他們分毫,希望她能諒解和自重。

短短一星期就遇上了這麼多煩人煩事,雖不至於打擊同事們的士氣,但我們都只是凡人,有時總會覺得氣憤或失望。可是問題還不止這些,更難過的事情就在日前發生了……下回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