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新來的小不點

上週日,我接到派出所的來電,說在火車站找到一個小孩子,問我們是否接收。由於是我第一次接到這種案子,心情不免有點緊張,幸好當日有其他值班同事在(週末只有兩個同事值班),才不致令我這個新手太過慌忙。

一個多小時後,小孩便被送到來,原來是個只有六歲左右的小不點,是中心年紀最細的一個。說他六歲左右是因為他連自己的生日也不知道,這對於中心的孩子們來說,都是一個普遍不過的現象,他們一般都不知道自己生於何年何月何日,有些連自己今年幾歲也不知道。對於出生在香港的我們,知道自己的生日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縱然我在出發前對中心的孩子們都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這幾天因為各種原因,知道這裡大部分小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時,還是有點傷感,看著他們無奈、失望和悲傷的樣子,還是比預期中更心酸,因為站在面前的已不是一個預算或概念,而是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臉龐。

說回小不點,派出所說他是自己一個人從別的地方坐長途火車來這兒的,聽他的口音估計是來自雲南北面某縣一帶。從這幾天的觀察,我們相信他不是跟家人走失的,因為派出所查過並沒有他父母報案的紀錄,而且小不點寧願留在我們中心也不願意回家,更表示不想念父母和家人。到底這個連吃飯洗澡擦牙也要我們照顧的小孩為何要離家出走?他是如何偷上火車來到這邊的?他的家到底在何方?父母又是何方神聖?他們究竟在想些甚麼?這些問題我們通通都不知道,起碼在短期內都不會知道。

小不點來了幾天,鬧了很多笑話。話說他一來到便病倒了,翌日起床後就趴在地上動也不動,但一到吃早午晚飯時就會大口大口地吃,吃完後又再趴到地上去!(這兒的所有小孩明明都很瘦,但胃口比我還要大,既可怕又奇怪,我今天終於明白了原因,但這是後話,容後再談,又是另一件叫人心酸的事)。此外,小不點逢見男人就叫姨爹,女人就叫姨媽,連二十來歲的女同事也不放過,好端端的老了十多年,多了個小姨甥。還有的是,小不點的嘴非常甜,拿了東西定會說謝謝,要東西又定會說「請」,且會擺出一臉子可愛的笑容,很會討大人的歡心。可是每個值夜班的同事都知道(值夜班會有更多接觸小孩的機會,這證明了我留宿這兒的決定是對的,但我也慢慢發現了它的「惡頂」,容後再談),他的品格其實大有問題,外表雖然溫純,實質卻很霸道,又不太受教,且會在拳腳上越級挑戰比他較大的小孩,但每次打不過後就找「姨爹姨媽」告狀撒嬌。

到底是甚麼令一個六歲的小孩會有這表現?年紀小小便已有這樣的心計和性情?他看的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他所活的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離開香港前的一陣子,我對世界變得很負面,“This is the world we made” 這句話差不多每天也凝繞在我腦海,我不願意簡單地接受「這是個別問題」、「這是某人的過失」、「這是社會的錯」,我覺得這個世界都是你我每人都有份弄成這樣的,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是香港還是全世界,每個人既同時是兇手,也是受害者。這也是我要開展這義工旅程的原因之一,希望更多的領受和查找這些問題的答案緣由,雖然我知道就算在旅程完結後也不會找到答案,但我願意誠心的親身體驗、尋問和付出,This is the world we made……

3 則留言:

  1. Good to know that you have settled down. Wish you have a wonderful experience there although stories behind the children are mixed with tears and joy.

    回覆刪除
  2. since this is the world we made, we could then change it accordingly, somehow!
    我正想問你有否給他們逐一拍照,噢!做了!

    TT

    回覆刪除
  3. Feel sad to hear the story of your students.
    But I also feel thankful that they have you as their teacher.
    Coz you have compassion. And I'm sure that every child is a grift from God. Serving them=serving God^^
    Add oil!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