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問題
許多朋友都問過,我那麼愛吃又大食,在這邊如何受得了?但我從沒有擔心過這問題,出發前沒有,現在更加沒有。老實不怕告訴你們,我在出發前已做了兩手準備,第一,在半年前開始慢慢減少每餐的份量(為免吃盡當地人的食物,尤其本來是打算去非洲的),又和十幾廿年的老友宵夜先生絕了交,更每天跑步令自己身體健康點,體重也減點,所以我早已不是從前的食物焚化爐了;第二,在出發前的個多月,既要慶祝論文完成和三十一歲大壽,又要和各方好友話別聚舊,差不多每天都是吃好的喝好的,算是吃足了兩年的「食額」了!
再者,我相信好吃的東西每個地方都總會有,至多間中外出吃一兩餐好的來安慰一下肚腹,這也不為過吧。不過我至今除工作的原因外,每餐都是在中心吃的,一方面既要慳錢,另方面希望和孩子們過同樣的生活。中心的伙食除了油膩點以外(這兒的人都愛用很多油做菜),味道還算是不錯的,而且份量都非常足夠,不過每餐主要都是菜、菜、菜和飯、飯、飯,間中有點肉碎贈慶一下。幸好我喜歡吃辣,少許辣椒便足以伴半碗飯吃(不要以為我很慘,這兒的辣椒真的又香口又好味,返香港時一定要大量入貨!有人想要辣椒手信的話,不妨考慮留個言,我或許會完你的心願,哈)。
唯一不習慣的是吃飯時間,三餐分別是八點、十二點和四點半,對,晚餐是四點半,很可怕,所以每晚都要吃得很足,否則晚上會有點難受(同事勸我買點「康師傅」或餅乾在晚上充飢,但我就是不想和孩子有太大不同,所以我還在努力抵抗這誘惑)。不過,這兒的作息是十時睡覺(這是對小孩子而已,我一般都十二點左右才上床),七時起床,算起來問題也不大,甚至肯定比我在香港的生活健康太多。說實話,習慣晚晚四五點才睡的我,已十多年沒有試過早睡早起和每天吃早餐,再加上沒有酒精和咖啡這兩位損友,我在這兒多留幾年的話,或許會長壽十年八載也說不定!
說起酒精和咖啡,前者在這邊其實蠻叫人失望的,幾前年來旅遊時已嘗盡了本地的啤酒,這兒除了凍啤難求外(本地人都是喝室溫的),而且一點味也沒有,絕對不飲也罷。唯一誘人的只有那些小數民族釀的酒,如藏族的青棵酒、回族的馬奶酒、苗族的米酒等,可惜這些酒好的都較難找,多見於較遠的地區,昆明不是難求就是難飲!至於本的紅酒「雲南紅」我則未有機會一試,嘗過後再向大家報告一下,但我由衷地對它不予厚望。
至於咖啡嘛,坦白說頭幾天沒有咖啡的我就像在遊魂一樣,但現在已經克服了,不飲也沒問題。很多朋友都說寄咖啡豆給我,但我都一一婉拒了,實在多謝你們的好意,但正如我不想外出吃飯和買乾糧宵夜一樣,我不想給孩子們覺得李老師有很多優越和特權,所以怎樣也不會在中心磨咖啡歎世界。不過,嗜吃如命的我,又怎會放過雲南咖啡的味道呢。雲南是出產咖啡豆的地方,叫「雲南小粒」,幾年前我在大理和麗江都試過,當時覺得味道奇差,但今次在昆明竟然意外地找到幾間很有水準的咖啡店,無論是regular coffee還是espresso也算不錯,都是在文化巷一帶,為外國人和大學生流連的地方(附近有雲南大學、雲南民族大學和雲南師範大學)。這兒是我外出抖氣的固定地點,也是中心以外唯一想 / 會到的地方,間中逛逛這邊的書店,坐坐這兒的咖啡店,相信會成為我未來的習慣,也能為我的工作添些動力(來這兒除了個人喜好外,還有工作上的原因,後話),雖然往返中心和這兒動不動也要兩三個小時,其實也蠻不方便。
上次提過這兒的小孩都很瘦,但就是吃得比我還要多,起初我也不明所以,但經過慢慢的觀察和與同事討論過後,結論又是一件讓人難過的事情。這兒的孩子們不單能吃,還愛爭吃。他們每餐都會分得一大盤飯菜,而且都可以添吃,至少飯量方面是絕對足夠的。但每逢有小孩要添吃時,其他即使未吃完的小孩也會趕著去添、去爭,有些年紀較少的孩子,明明眼見他們吃到最後已有點吃不下,但下餐還是要這樣去爭。我們的結論是,孩子們以前受過太多傷害,習慣了「今餐不知下餐事」,也習慣了不信任和凡事要爭,所以他們都盡量能吃多少便吃多少,吃不下的也要盡量吃、盡量爭。年紀較大及來了中心較長時間的孩子會好少少,我們之間已建立了一定的信任,不會懷疑中心下一餐會沒得吃,但其他孩子還是改不了昔日的習慣和態度。所以每次看著他們「搶食」,我心裡總有點不舒服,而且也選擇比他們吃晚一點,讓他們吃個夠我才吃。幸好管廚房的阿姨看穿了我也大食,又刻意讓給小朋友吃,她總會留一大碗飯菜給我,還提醒李老師不要被小孩子「搶贏」!
面對小朋友這種反應, 我想你當時一定很大感受..
回覆刪除或者反過來看..孩子們看到你不爭不搶
他們眼中的你才怪呢
不用富裕社會的眼光來看, 希望你會舒服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