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活動有幾個目的,第一,教授小孩子一項基本的生存技能,讓他們將來跑掉或找不到工作,都有一樣謀生的能力(擦皮鞋可是國內其中一項謀生技能)。中心會為小孩提供擦鞋的用具,包括鞋箱、鞋油、擦子、鞋布等,在中心待久了的孩子會一面為居民擦鞋,一面教導新來的孩子學習,而最細的小孩則負責在區內找「客人」,沿路喊著:「免費擦皮鞋!免費、免費擦皮鞋!」課後我們會為孩子們評分,然後帶他們到外面吃午飯,表現好的會給他們七元,表現差的則五元,讓他們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小孩子一般都會落力去擦鞋和找客人,因為他們都喜歡外吃,每次都會表現得高高興興。
(小虎用心地為客人擦皮鞋)
第二,這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讓孩子們接觸中心以外的人,也能讓他們學習服務人群。有時居民會和他們談各種各樣的事情,甚至給他們一些鼓勵和引導。這些「客人」一般都是區內的老年人,有時他們會拿出全家的皮鞋來中心找孩子擦,或者帶同家中的小朋友來一起玩耍,間中也有挺多趣事發生的,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課。
第三,小區居民原本很反對我們在這兒辦流浪兒童中心,因為一般人都對流浪兒童有點戒心和偏見,坦白說我們有時也會為居民帶來一些不便,例如有好些不聽話的孩子會在小區內搞破壞,甚至有個別不願意住在中心的孩子會在小區四圍大小便!透過這個活動,中心和居民的距離拉近了,居民接觸過中心的孩子們後都對流浪兒童有些改觀,甚至有的因而成為了中心的義工和老朋友,常常會來探望孩子,和他們下棋打球。
(這個小孩叫魯寶劍,我們叫他小桂子,因為他來中心時說自己叫陳星桂。這兒很多小童為了保護自己都不會說真話,直至過了一段時間信任我們後才慢慢告知我們多一點他們的故事)
記得有次一位老奶奶帶了她的孫子來一起擦皮鞋,小朋友非但穿得齊齊整整,還帶了他的玩具來這兒,和中心的孩子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那小朋友是多麼的幸福,看見中心的小朋友用羨慕的眼神看著小區孩子玩玩具,那刻雖然令我有點心酸,但看見那個小朋友的稚氣和刁蠻,我覺得中心的孩子們都比他更可親,更懂事。
除了下雨天或外出活動外,基本上每週五都會有擦皮鞋活動,這一課不用我負責,但我就是喜歡參與其中,時而鼓勵他們,時而提點他們,因為他們會有擦和叫得累的時候,間中也會出現點小問題。望著他們專心地擦著擦著,我總不禁聯想到他們的將來。當然,我們都不希望他們日後要以擦皮鞋為生,但總希望透過這教學和給予小小的獎勵,讓他們學到至少一門生存技能,另外也可以讓他們更多接觸這個世界,訓練他們的專注、耐性、禮貌、勤勞,以及服侍他人。老實說,他們也真是擦得很好的,如果你希望找人擦皮鞋的話,也可以週五早上來昆明一趟,擦鞋費用是全免的!
有機會也想見見可愛稚氣的他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