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蓋頂飯

早前因工作之故去了昆明一趟,稍為留了一晚就匆匆趕回大理,原因不是大理那邊出了甚麼亂子,而是要趕赴日哥和月姐夫婦家的「蓋頂飯」。所謂「蓋頂飯」是指新屋行將建成的請客飯局,不過他們所建的其實不是甚麼新房子,而是把舊宅改建為民宿,只保留原來的房間給自己住,新落成的部分則會對外出租。

日哥和月姐是我們的老朋友,數月前我曾到過他們的舊宅探望二人,當時月姐臥病在床,身體虛弱,我們也不免有些擔心。早前月姐康復了,並來過中心探望我們,順道邀請我們出席她家的「蓋頂飯」,可是善忘的我當日就鬧出個笑話來。由於我首次和月姐見面時,她還是很瘦和很虛弱,我對眼前健健康康和長胖了的月姐根本毫無印象,更一口咬定我們是第一次見面。可是月姐非但記得我來自香港,更能說出我的名稱,令我當時感到非常慚愧。

事實上,我對自己的記憶力一向挺有信心,只是對於記樣貌和名稱就自知十分弱,加上月姐病後足足長胖了十幾公斤,怪不得我對她全無印象。本來這不算是甚麼罪過,但我卻一直耿耿於懷。因為說到底對於從事關懷工作的我們而言,忘記病友的樣貌和名字真是一個大忌。今次犯了這過錯,提醒我日後要對每位病友再用心一點,多加細讀每個個案資料,免得再犯同樣的錯。

說回日哥和月姐,他們膝下無兒無女,加上因病之故,家境向來有點拮据。就我所知,他倆一向努力為生活打拼,日哥白天會打些散工賺錢,月姐則替人家繡十字繡幫補家用。年前他們終於儲夠一畢錢重建舊居,並計劃做點小生意糊口,我們相信他倆的經濟狀況會日漸好轉,因而也為他們感到格外欣喜。

「蓋頂飯」當「晚」(才五點就開席!),他們在新居一共延開十幾席,賓客除親朋鄰舍外,還有好些中心的病友。我在這裡也一再提到,大部分感染者在身分爆光後都會失去若干親朋。當晚我們和許多病友聚首一堂,我特別為此感到高興,雖然我們的話題總離不開其他病友或相關的話題,但我們可以自在和開懷地吃飯喝酒,對大家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我非但沒有感到絲毫不自在,相反更體會到各人之間的寶貴情誼。說來雖然有點可惜,不少病友除了同路人之外就沒幾個朋友,然而看到他們之間彼此聯繫、互相扶持,真說得上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共渡患難見真情。

這頓飯既稱「蓋頂飯」而非「入伙飯」,意思亦指新屋還未有完全落成,部分客廳和房間非但未有傢私,好些就連門窗也未有建好。相信日哥和月姐仍要繼續投放金錢,有待一步一步將之完成。聽他們的語氣,現時手頭還欠足夠資金,所以距離落成和開店之日應該還有一段時間。不過我相信對任何人而言,無論是感染者與否,盼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動力。俗語說:「只要有盼望,凡是可成真」。我衷心盼望日哥和月姐的民宿能早日開門做生意,而且除了經濟會有所改善之外,更能有健康和愉快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