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叫外國人做「老外」,雖然總比叫「鬼佬」好,但始終說不上尊重。不過反過來,撇除這些門面問題之外,到底那些外國人又是否真正尊重中國人和中國文化?
這兩年以來,我在內地認識了好些深感敬佩的外國人,他們很多都是分文不收的志願者,致力扶貧、醫療、教育等慈善工作。面對語言及文化差異,他們會努力學習和尊重,所以深得本地人認同,甚至彼此打成一片。對於這些外國人,我衷心致以萬分敬意,但可惜的是,他們只是少數中的少數。
據我觀察,在中國的外國人大致可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來打工或做生意的,第二類是來讀書或旅遊的,第三類是志願者及其家屬。對於第一類人,我沒有甚麼喜歡不喜歡,因為無論是為了賺大錢還是只為悠閒過活(如開咖啡店),他們的行動是清清楚楚的,明買明賣,甚至吊詭的是,他們有時比另外兩類外國人更尊重本地人和本地文化。
第二類人佔三者中的大多數,其中有不少是令人生厭的。這裡要先補充一句,我的確遇過不少尊重和有禮的外國人,他們來中國是出於真心對這地方的好奇或欣賞。他們較能夠適應文化差異,又勇於嘗試新事物,所以較為尊重本地人和文化,可惜只是第二類中的少數。主流的是為要滿足大學要求,自願或被迫來這兒學習和體驗(海外不少大學都有類似的課業要求),或者自認為去「遠東」或「發展中」國家旅遊很酷,又或者僅僅為「泡國妞」和抽大麻(這在大理簡直常見不過)。一句話,這些人極為無知、討厭和嘔心。舉例說,可能因為我來自香港,能操流利英語,所以這種老外常常不把我當中國人看待,試過不只一次對我說:“Chinese food are so disgusting”(中國菜好嘔心), “Chinese people are so crazy”(中國人勁痴線), “Chinese girls are so cute”(中國妹好索)……面對這些老外,我既不生氣也不失望,有的只是不屑和後會無期,所以也不用多談。
我真正想說的其實是第三類外國人,他們都是好人,是值得被尊重,被表揚。可是通常我和他們都不太合得來,相處久了甚至有些反感。這從何說起好呢?我試舉三點來說明之。但我得先說,這類人並不是神棍或騙子,比如那些借行善之名騙財騙色的敗類(事實上NGO或慈善團體中確實有這些人渣)。所以我得再次強調,他們真的是個好人,不過問題也正正是出於此。
第一,他們是好人,這意味著他們通常都是循規蹈舉、行為正直,甚至有頭有面、事業有成的人。他們放下了身段和工作,有的更是專業人士,特別是醫護和教師;他們身家清白,人品正直,甚至連出身、成長和工作都是社會中上層,所以來到這兒就出現一些問題。例如早前我在〈雲南大旱〉一文中就提到,他們因為經濟條件和生活習慣而選擇較好的居住環境,所以感受不到旱情的嚴峻。這本來無可口非,更不是甚麼罪過,但卻不幸變得不知世情或不知人間疾苦。又例如我們的工作經常會碰到一些道德爭扎,他們有時會因為有太多包袱而未能真正體會當事人的處境,結果小事化大或好心做壞事。早前一位本地同事就因安撫一名感染者而說了個小小的藉口(嚴格來說不是謊言),但老外領導就以言大義教訓了他一頓。
第二,談到領導問題就不得不說,由於絕大部分NGO和慈善團體的資金都是來自海外,所以組織的上級基本上清一色是外國人。這並不單是信任與否的問題,更牽涉到溝通、合作和尊重等問題。身為香港人,我們當然了解國人有時在操守方面,尤其和金錢有關的事上常有誠信毛病,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在我們的工作上,基於外國人的身分敏感,即使他們能操流利普通話,但他們都只能負責日常督導、管理和行政,前線工作可謂沾不上邊。正所謂紙上談兵,這會出現甚麼問題、同事之間會有怎樣的衝突,相信不難猜想而知。
第三,我再重覆一次,他們都是好人,但他們往往帶著某種救世情懷來到這兒,不自覺地將自己視為救助者,人家則為被救者。這心態導致他們無形中看不起或不尊重中國人和中國社會(說句公道話,國人和國家有時的確既丟臉又幫不下),形成一種自以為事、自大和自我感覺良好。例如有次我和兩個老外因為一個不同的觀點起了爭論,二人竟然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從不否認自己是中國人),不如他們了解當地人和中國文化(但他們用英文和我吵架),理由是我「來」中國的日子比他們短(他們來了中國二十幾年,我則做了中國人三十幾年)!換作你是我,你會有甚麼感想?情況有如一個男人告訴一個女人她不知女人為何物,理由是他「閱女無數」!自大至此,惹人甚氣。
這不但是最令我反感的一點,同時也為我帶來好些反思。正如我再三強調,他們是好人,然而正因這樣,他們得到的全都是讚美和掌聲。久而久之,他們不再聽到質疑或批評的聲音,有的只是越來越多盲點、自我感覺良好,甚至變得自大和自義。這是多麼可惜,多麼失望。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這些問題是否只出現在外國人身上?答案當然不是,所以其實我更想說的是,在我們這個圈子裡,不論是日本人、新加坡人、台灣人,還有,特別是香港人,其實也充斥著同樣的問題。他 / 我們都是這類「好人」、領導,經濟條件、成長背景、處事態度以及各種生活習慣皆和當地人有不少差異。我不知道是否可稱之為原罪或誘惑,然而類似問題就確實經常發生在他 / 我們身上。
既談老外,也談港人,更談自己。坦白說,這兩年間我在不同場合都聽到許多讚美言辭,我不肯定每個說話之人都是出於真心,但卻肯定讚美之言總是令人受落,尤其一次又一次的讚美。我怕自己會變成一個充滿這些盲點的人,更怕自己會變成同樣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容我再說一次,我不是要否定這些外國人的付出和偉大,他們都是大好人,而且好些確實不屬我所批評的這一類,是真正值得你我所尊敬的。同時間我亦不斷反覆提醒自己,勿因這些美名和讚譽而犯上同樣錯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