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個新地方,除要適應新環境和新生活外,還要重新建立人際關係。坦白說,這兩年來雖不無過客心態,但人際關係始終是我比較重視的。來到戒毒中心,一切又要重新開始,幸好至今我和各人都相處愉快,甚至會間中齊齊蹲著閒聊、喝茶。不過回頭想想,當初並不是這樣的……
對我來說,他們是新相識,反過來他們又何嘗不是?所以起初大家都不免有點見外,甚至間中我主動坐到他們身邊,想跟他們聊聊天,但他們除了打個招呼外就再沒話說。有時我要拼命找點話題,但來來去去都是談年紀、工作、老家之類的,始終無法(也不敢)談得太深入。又有時我再也找不到話題,大家坐著相對無言,我只好隨便找個理由――不離上廁所或找水喝――走開,免得大家尷尬。
想起來也確實奇怪,這兩年來我去的地方就是越來越悶,越來越難找人說話。現時天天關在鄉郊,大部分時間不是看書就是看白雲和星星,生活單調得不能再單調。好在經過勞動和打球、彈琴後(見〈「幹活去!」〉一文),終於和大伙兒打破隔膜,平日不但的話題多了,相處也變得更自然。在這裡,我想介紹一下兩位最先交到的新朋友,而在這兩段關係中,首先做主動的反而是他們。
第一位新朋友叫小龜,但他是人,不是龜,不過這裡人人都叫他小龜。小龜今年十九歲,既有輕度智障,也有多次失控和自殘紀錄。起初我以為這是吸毒的後遺症(的確會有類似情況),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從未吸過毒。中心本來只接收自願的戒毒者,可是小龜早前已嚴重到天天在家自殘的地步,家人也不想再照顧他,所以中心才開方便之門讓他短暫入住,希望期間能感化和改變小龜,不過條件是他要和所有學員過同樣的生活,他家人亦要在十八個月後接他回家(雖然每位學員都是自願來這兒戒毒,但也必須待滿十八個月才能「畢業」)。
小龜是第一個主動和我說話的學員,可是他感興趣的並不是我,而是我的電腦。每當我在房間用電腦時,他都會在我背後偷偷看我(的電腦),以為我在玩遊戲或看影片。小龜想玩遊戲和看影片,但我老實告訴他我不會玩遊戲,電腦入面也沒有影片,只好給他一點零食來安慰和打發他(零食是中心間中在晚上發的,但基本上我從來不吃,所以全都變作「請客」之用)。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他的「無處不在」,不是想要零食就是想「看電腦」!
第二位新朋友叫小貓,和小龜相反,他是貓,不是人,這裡人人都叫他小貓。小貓和一般花貓不同,他不高傲,也不怕陌生。每逢吃飯時,小貓都會出現在我們桌子下。貓吃人類的飯菜一點也不奇,但奇就奇在小貓能吃辣、油膩和肥肉,健康和毛色卻沒有絲毫影響。難道保山的貓特別與眾不同,和其他地方的貓不一樣?
我和小貓第一次「對話」也是他做主動的。話說這兒每天都有午睡時間,但沒有午睡習慣的我一般都會看書、閒坐或埋首工作。到步第四天的午睡時間,我獨自在院子裡看書,或者當時其他人都睡了,所以小貓覺得特別悶,便走來和我打個召呼。起初我也不太在意,隨便摸他兩下便走開,可是他竟然一直跟著我,還在「喵喵喵」的叫我,像是有甚麼要跟我說的。可能當時我還未和同事及學員混熟,加上生活又實在單調苦悶,所以我竟然來了次「人貓對話」,但奇怪的事就接著發生了……
(普通話)「小貓,我好悶呀。」我對小貓說。「喵。」小貓說。「你真會聽還是假會聽呀?」我問。「喵喵。」小貓答……你說我低能也好,悶傻了也好,我和小貓就是這樣對答了好幾分鐘。有趣的是,不論我對小貓說些甚麼,他好像都聽得懂似的給我反應。你說他怎能不算是我的朋友?
「對吧,小貓?」「喵喵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